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隐藏栏目内容3.20 >教学研究 >柳邕高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教学研究

新闻中心

更多>>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柳州市柳邕路378号柳邕高级中学 

(柳州市乘81路公共汽车到“地区高中”站下车,往前100米即到) 

报名咨询电话:0772-2999778                             138-7829-0201                      QQ:     3561761138                                 (周末正常上班)


柳邕高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时间:2017-05-12 | 浏览量:1845

柳州市柳邕高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语文)

出题人:李琳审题人:李琳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礼仪本身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在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的大背景下,大量西方文化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的冲击。如何保护中华民族传统礼仪并去其糟粕,与西方礼仪进行合理有效地融合,成为人们不断探讨和思考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西礼仪必会互相渗透,不断发展。

礼仪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东西。在中西礼仪的融合中,国人未免盲目热衷于西方,不自觉陷入两个误区。其一是拿西方的礼仪取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比如在青年中,举行外国式婚礼、过西方节日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倾向。对西洋礼仪只是作为民俗知识了解一下无可厚非,如果趋之若鹜,就失去了民族的自尊,本民族的传统礼仪也会被淹没。其二是把礼仪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操作层面,比如鞠躬要弯多少度,握手要停几秒钟等等。这些问题不是不可以讲,但如果只做表面文章,礼仪就成了空洞的形式主义。

不可否认,当今国际通行的礼仪基本上是西方礼仪。这种现象并不仅仅是因为西方的实力强大,深层的原因在于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在于西方人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这一切与基督教的社会基础密切相关。因为礼仪是宗教的重要活动方式,由于对宗教的虔诚信仰,西方人从小就接受这种礼仪的教育与熏陶,使得礼仪能够自然地表现在人的行为之中。精神与物质、政治与文化的高度契合,使得人们获得高度的自信与优越感。正是西方人的自信与优越感赋予了西方文化强大的感染力,使其礼仪文化被视为世界标准。对照我们现在的中国社会状况,我们与西方的差距是明显的。

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在我们今日中国,更多的还是借鉴西方。无论是借鉴西方的礼仪,或者是我们自创一套自己的礼仪系统,这在形式上都不难。难的是我们也能有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有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我们借鉴西方礼仪,不仅仅要借鉴它的形式,更应借鉴其内在灵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和优越感,才能确立我们的感染力。民族的复兴不仅是实力的复兴,更是一种文化的复兴。只有别人也认同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使我们的礼仪文化施行于世界。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一个礼仪缺乏的社会,往往是不成熟的社会。而一个礼仪标准不太统一甚至互相矛盾的社会,往往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创建和谐社会,必须先从礼仪开始。中国今天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物质、精神、文化各个方面,都急迫地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来进行统一。而礼仪文化无疑是这种统一的“先行军”,只有认清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效地融合,方能建立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

(《文化纵横》20132月)

1.关于礼仪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大量西方文化涌进,两方礼仪文化不断冲击并促使中国的礼仪文化进入了一个纵向传承与横向融合的虽快时期。

B.强大的实力、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及其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使得西方礼仪基本可通行当今国际。

C.我们民族的礼仪文化没有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与西方的差距难以弥补,是因为我们民族没有虔诚的宗教信仰。

D.礼仪是社会文明最全面的表现方式,一个社会如果礼仪标准不太统一甚至互相矛盾,就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

2.对中西方礼仪的差异与融合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不断探讨和思考保护中国传统礼仪及与西方礼仪进行合理有效地融合的话题,认识到二者必会互相渗透、不断发展的人越来越多。

B.拿西方礼仪取代我们的传统礼仪和把礼仪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操作层面,是中西礼仪融合过程中国人盲目热衷于西方而陷入的两个误区。

C.当前中国在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中体现更多的是借鉴西方,我们借鉴其形式容易,从形式上自创一套自己的礼仪系统也不难。

D.当前,中国已经能够认清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并将二者有效融合,建立适合本民族的礼仪文化体系、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指日可待。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当前部分青年举行外国式婚礼,过西方节日,这些青年丧失了民族自尊,淹没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

B.我们要想建立起自信和优越感,确立我们的感染力,不仅要借鉴西方礼仪的形式,更要借鉴其内在灵魂。

C.礼仪文化是社会文明的基础,最具民族代表性,民族的复兴不仅是一种文化的复兴,更是实力的复兴。

D.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任重道远,只有别人认同了我们的礼仪文化,我们的礼仪文化才能真正施行于世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岳正,字季方,漷县人。正统十三年会试第一,赐进士及第,授编修,进左赞善。

天顺初,改修撰,教小内侍书。阁臣徐有贞、李贤下狱,帝既用吕原预政,顷之,薛瑄又致仕,帝谋代者。王翱以正荐,遂召见文华殿。正长身美须髯,帝遥见,色喜。既登陛,连称善。问年几何,家安在,何年进士,正具以对。复大喜曰:“尔年正强仕,吾北人,又吾所取士,今用尔内阁,其尽力辅朕。”正顿首受命。趋出,石亨、张軏遇之左顺门,愕然曰:“何自至此?”比入,帝曰:“朕今日自择一阁臣。”问为谁,帝曰:“岳正。”两人阳贺。帝曰:“但官小耳,当与吏部左侍郎兼学士。”两人曰:“陛下既得人,俟称职,加秩未晚。”帝默然,遂命以原官入阁。

时亨、吉祥恣甚,帝颇厌之。正从容言:“二人权太重,臣请以计间之。”帝许焉。正出见吉祥曰:“忠国公常令杜清来此何为者?”吉祥曰:“辱石公爱,致诚款耳。”正曰:“不然,彼使伺公所为耳。”因劝吉祥辞兵柄。复诣亨,谕令自戢。亨、吉祥揣知正意,怒。吉祥见帝,免冠,泣请死。帝内愧,慰谕之,召正责漏言。

亨、吉祥构蜚语,谓正卖直谤讪。帝怒,谪钦州同知。道漷,以母老留旬日。陈汝言令巡校言状,且言正尝夺公主田。遂逮系诏狱,杖百,戍肃州。

亨、吉祥既诛,帝谓李贤曰:“岳正固尝言之。”贤曰:“正有老母,得放归田里,幸甚。”乃释为民。

宪宗立,御史吕洪等请复正与杨瑄官,诏正以原官直经筵,纂修《英宗实录》。初,正得罪,都督佥事季铎乞得其宅,至是敕还正。正还朝,自谓当大用,而贤欲用为南京祭酒,正不悦。忌者伪为正劾贤疏草,贤嗛之。

成化元年四月,出正为兴化知府。正至官,筑堤溉田数千顷,节缩浮费,经理预备仓,欲有所兴革。乡士大夫不利其所为,腾谤言。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

                                                          (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四》,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A.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

B.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

C.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

D.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会试”是古代科举制度中考取贡士的中央考试。会试就是集中全国举人会同考试之意。

B.“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C. 六部是中国隋唐至清末中央行政机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的总称。

D. 古代描述官员职务时,“入”指调入京城为官,“出”是指官员犯错被贬离开京城做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岳正颇得皇帝喜爱。皇帝召见岳正,远远地看到岳正样貌很好,心中很是喜欢,便任命他为内阁大学士,鼓励他尽力辅佐自己。

B.岳正秉持正义,但处事不够严谨。当时石亨、曹吉祥非常骄横,他主动向皇帝请命离间二人,却被识破,最终遭到皇帝的斥责。

C.岳正渴望受到重用,但时运不济。官复原职后,他没有受到重用,有人还伪造了岳正弹劾李贤的奏章的草稿,岳正因此得罪了李贤。

D.岳正为官勤政为民。他出任兴化知府时,为百姓做了一些实事,如兴修水利、灌溉良田数千顷,并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等。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帝既用吕原预政,顷之,薛瑄又致仕,帝谋代者。

 

(2)初,正得罪,都督佥事季铎乞得其宅,至是敕还正。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金缕衣

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自谴

罗隐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8.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有何异同。(6分)


9.《自遣》一诗在情感上和字词运用上“重迭之中有变化”,请针对其中一方面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二)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

2)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两句写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闪烁着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美玉。

3)杜甫在《登高》中把眼前秋景和心中重重悲情紧密联系在起的名句是:“,。”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司马祠

1)一说到韩城,自然会想到司马迁。地以人传,由于崇敬司马迁,而对韩城心仪已久。在这次的游览的历程中。韩城的地势之高,城廓之阔,田园之丽,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2)韩城南边是一个有别于周围山原的盆地,绿树葱茏,良田万顷,疑是到了江南仙境。从这里流入黄河的芝水,使芝川有着天赐的好风水。与司马迁结缘的汉武帝,曾想长生不死,那些方士官宦之流投其所好,竟在这一带挖到了灵芝。汉武帝喜得瑞药,却也没能活到今天,只是由此将原名陶渠水的这条河更名为芝水了。过小石桥,穿木牌坊,踏上石砌的古道,便开始了仰望中的登攀。

  3)脚下的古道是用宽大厚实的石条铺成的,粗砺坚硬,历经数千年而牢固如初。古道始建于春秋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后,继续开凿了这条悬崖上的交通要道。楚汉之争,韩信经这儿运过兵;汉武帝祭祀后土,经这儿往返行宫;隋唐末年,李世民经这儿攻入长安;明末李自成经这儿渡龙门,直捣燕京。这条巨石铺砌的古道,缘于不易更改,万年不朽,是另一部书写在石头上的史记。太史公之前之后,这里上演过的金戈铁马的历史活剧,都被载入了有形无形的史册中。而这座历尽沧桑的司马祠,也正是在有形无形之中负载着史圣无形的精神内涵。

  4)“高山仰止”,是《诗经》里的名句,嵌在这头顶的牌坊上,正好合了拜谒者的心情。这时,你的脚步已踏入了神道,登九十九级台阶,就可以抵达祠顶了。这条险峻的山脊,是后人垫沟筑起的,砖石砌成的九十九级台阶,用意取之于《易经》中的释义,九为数之极,九九则至高无上了。皇上的祖祠称九庙,官衔不算高的太史令却有九十九级的神道,确乎有造祠者藐视皇权之意,更具寓义的是说司马迁经受了多么坎坷曲折的磨难,才登上史圣之巅峰。他“以天地为量,不计小耻”,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光照后世。

  5攀至最高层的祠院,地势开阔了。殿内有若干碑碣,奇妙的是那一块梦碑,说唐朝褚遂良于同州梦见一女子自称司马迁之侍妾,叫随清娱,迁遇难后忧伤而死,褚遂作此墓志铭。是实录还是虚幻,莫衷一是。造于北宋的司马迁泥塑像,不是宫刑后无胡须的“妇人像”,是据芝川乡间寻访到的太史公壮年线描画像塑造的,相传画像出自司马夫人之手,泥塑像面稍北望,是在想念苏武和李陵吧?传说司马迁去世后,是其夫人柳倩娘和子女,将太史公的骨骸运回故地,掩埋在这高岗上的。有种说法,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得之天地,不能有丝毫损伤,司马迁受了宫刑,有辱祖先,不能埋入祖茔。这是谁的悲哀呢?我宁可认为,此处枕家山,临大河,气宇轩昂,一览众山小,是史圣最佳的长眠之处。寝宫后是司马迁圆形砖砌墓冢,为元世祖敕命建造的蒙古包状八卦墓,“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非大智大慧者莫属。墓顶一柏分为五指,人称五子登科,形若颤抖的五指,傲指苍穹。

6)这是天问!我听见史圣在歌唱。这歌声穿越古今,扬善弃恶,与大河一起歌舞。天空有雄鹰飞过,它读圆的墓冢,读方的祠院,读直的牌坊和山门,再读弧形的古石坡和小桥大路,这竟然是大地上一个巨大的问号。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汉武帝之所以与司马迁结缘,是因为在太史公的故乡挖到了投其所好的灵芝草

B.作者在文章中叙写韩城的人文历史和地理风貌,凸显的是史圣家乡的人杰地灵。

C.在作者看来,受了宫刑的司马迁死后不能埋入祖茔,这构成了史圣最大的悲哀。

D.类似于褚遂良的梦,本文的行文也呈现出一种虚虚实实,扑朔迷离的写作风格。

E.文章融历史想象与现实感怀为一体,为这篇游记增添了几分厚重感与文化内涵。

2).第二段里的“仰望中的登攀”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6分)



3).文章侧重描述了司马祠哪些“有形”的部分?这些部分各自负载着什么与司马迁有关的“无形内涵”?(6分)




4).阅读文章最后一段,回答下面问题。(8分)

①四个“读”字的运用,有什么丰富而深刻的含义?(4分)



②结尾一句“这竟然是大地上一个巨大的问号”,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原文作答。(4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王文兴院士:植根大地守护蓝天

王静

每天去实验室工作,他都要穿过校园的林荫道。高大的法桐树下,这位衣着普通的长者步履稳健,目光里有种说不出的温暖和踏实——就像校园里那些高大魁伟的树木,历尽风雨沧桑,依然枝繁叶茂、默然挺立。当同龄人大多在保健养生、含饴弄孙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院长王文兴却一如青壮年时期,每天做实验、查资料、写文章……

王文兴生于战乱频仍的年代,经历过艰苦卓绝的求学生涯。走出校门后长期在科研院所工作,虽然硕果累累,但在他心中,始终有一个未圆的“教师梦”。回归母校后。王文兴的梦想得以尽情绽放,他把培养学生视为自己报国理想的延续,为之付出了满腔热情和巨大心血。

虽然王文兴年逾八旬,仍然坚持给研究生授课,介绍我国环境学科的发展历程、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相关国际前沿科学问题等,使环境研究院的硕士生、博士生在初始阶段就有较高的学术起点。为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培养环境与科研平台。王文兴总是努力把学生“赶出去”,力争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到国外、境外名校交流、深造。

在环境研究院,提起王文兴,无论教师还是学生无不钦敬不已,正是因为他有一种强大的人格力量。

一套几十年前结婚时的西服,直到现在王文兴还坦然地穿着它接待各国学者、出席重要场合。学校设有院士专车,但他认为专车接送要跑两趟,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还排放出更多的大气污染物。所以无论去机场还是火车站,他经常一个人在车水马龙的路边等车,上了火车才告诉院里自己的行踪。

王文兴对于科研经费的管理极为严格,每月列袁审查,从不乱花一分钱。有些制度内许可的事情,他也执意拒绝,还撂下“狠话”:“我清清白白一辈子,你可不能让我犯错误!

论年龄、资历、贡献,王文兴理应受到师生们的敬爱。但他对身边的同事一律尊称“老师”,不论是三四十岁的年轻教师还是刚毕业留校的学生。讨论事情从来都是商量的口气,“应该”怎么样?“可以”怎么样?学生们视他为和蔼可亲的长辈,同事们在他身边工作也感觉心情舒畅。

2007年在他80周岁诞辰时,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山大环境研究院决定举行纪念活动,他知道后竭力反对。学校和研究院希望以他树立榜样,弘扬精神、激励师生。多年前就组织采访报道,但被他一次次拒绝,他对自己的成就缄口不语,所有的事迹、材料都是通过身边助手和学生们得到的。

在物质极大丰富、讲求生活质量的今天,他的一言一行为何显得那么与众不同?采访时,王文兴没谈几句,就将话题转到了自己坎坷的求学历程上,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回头来看,那恰是问题的答案,是这一切“不变”的根源。

王文兴1927年出生在安徽萧县一个耕读世家。虽然生活艰苦,但家风世代重学,使他从童年便立下要读书成才的志愿。当时天主教会在村里办了小学堂,不收学费,还提供教材。王文兴农闲时就自带小桌凳去学认字、学算术。

1938年后家乡沦陷,抗日政府在离家七八十里的萧县洪河集开办了临时中学。王文兴白天在庙里上课,晚上住在农民家里,虽饥寒交迫他也非常知足。从1942年到1944年,学校奉命西迁。十几岁的王文兴和同学们跟着老师,边赶路转移,边上课学习。他们翻山越岭,从安徽到河南,从河南到陕西,足足两千余里——脚上没鞋,肚里没食;白天躲避敌人凶焰,夜间强度封锁线、过敌占区,一天要走七八十里;探照灯巡回,枪炮大作,惊心动魄,死里逃生;上课的教室,或是破庙,或是山坡,或是树下;写字的桌子或是泥坯垒砌,或是一小块木板……他所经历的苦难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

几十年来,王文兴规规矩矩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他常说:“国家和人民培养了我,我只是在回报,用我的智慧和汗水,竭尽全力,鞠躬尽瘁。”

为什么王文兴几十年本色不变?因为他深深记得祖国的昨天!王文兴的精神财富犹如百年老树,植根大地、浓荫覆盖,涵养着根下的水土,庇护着拔节的小苗,净化着周围的空气。荡涤着我们的灵魂。


相关链接

王文兴:著名环境化学家。在大气光化学、降水化学、大气PM25和区域霾化学方面,领导和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他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创建者之一、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主编、国际ASAAQ组织委员。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虽然已过八十高龄,但是王文兴教授不仅身体健康,还保持年轻时的激情,坚持环境学科的科研工作,积极为祖国培养人才。

B.能够成为王文兴教授的学生很幸福,因为老先生不仅坚持亲自给他们授课,还设法让他们都能到国外名校交流、深造。

C.王文兴教授拒绝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要为他举行纪念活动的提议,因为他不想让自己的经历被媒体知道。

D.王文兴教授接受采访时,强调自己早年辗转千里、缺衣少食、死里逃生的求学历程,突出了他的阅历丰富、不畏艰难。

E.几十年来,院士王文兴保持自己的本色,以其学术思想、治学态度以及师者风范,感染引领着后辈学者。

2).结合文本,分析题目“植根大地,守护蓝天”的含义。



3).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4).王文兴身上具体有哪些强大的人格力量?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省委领导在调研民营经济及台资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问题时指出,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打造对所有市场主体的发展大环境。

②在欧洲历史上,体育、艺术界和上流社会有很深的渊源,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足球和艺术成为可以的文化现象。

C罗表示现在的球队与两年前欧洲杯上的已经不可,他虽然尚未恢复百分百状态,但是仍然会尽力帮助球队取胜。

A.一视同仁同日而语等量齐观

B.一视同仁等量齐观同日而语

C.等量齐观一视同仁同日而语

D.等量齐观同日而语一视同仁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农民工小秦从寒风中钱款吹散一地的无助,到钱款纷至沓来,让我们看到警方的用心、人们的良心、社会的爱心,这一切汇聚成可贵的正能量。

B.长江中的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华盛顿公约》确定的全球濒危物种之一,如再不加以保护,15年后将会灭绝。

C.“侃”是特有的北方人的休闲方式,也是他们谈生意的重要形式,就像广东人的喝早茶,许多生意往往是在“侃”中谈成的。

D.南京举办的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资源和体育场馆,不但没有出现资金亏空,而且还创途了可观的利润。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意境与意象一样,是我国抒情文学创作中总结出的审美范畴,也是传统文艺理论和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因而具有共同的审美特征。,,。。,而是在为“情思”寻找和创造合适的载体。透过载体,所抒发的是情感,是心灵——作品发言人(如游子、思妇等)的心灵和作家的心灵。

①在意象和意境中,当然要描绘大量的景象、物象、事象乃至于人物形象

②当然,在这种主客观的统一关系中,也有侧重,即矛盾的主导方面是主体的心灵

③或者干脆就是由心灵幻化出来的

④因而都是主客观的统一:情与景、心与物、意与象、意与境的统一

⑤这就是,它们都是作家根据抒情传意的需要而从生活中选择、提炼出来的

⑥但这些都不是作家着意表现的中心,作家的目的不是为它们本身留影造像

A.②①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⑥⑤③ C.⑤③②①④⑥ D.⑤③④②①⑥

16.下面是关于“匠人与大师”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横线处的内容。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语句通顺,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叫某人为“匠人”,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

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大师则绝不重复,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匠人总在想怎么把手里的玩艺儿做得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早就不稀罕这玩意,而在不断构思新东西。因此可以说:

另外,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匠人从事具体操作水平的上限是经验丰富,但还没从经验上升到理论。虽然这些经验体现和验证了规律,但还不是规律本身。大师则。面对一片瓜地,匠人忙着一个一个去摘瓜,大师只提起一根瓜藤。

这就是大师与匠人的区别。

研究这个区别毫无贬损匠人之意,大师是辉煌的里程碑,匠人是。世界是五光十色的,需要大师也需要匠人,正如需要将军也需要士兵。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世界需要人们有一个较高的追求目标。

17.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并进行整合,为“微信”下定义,不超过50字。(5分)

①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免费应用软件。

②微信通过网络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

③微信能快速地为用户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

④微信界面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包括表情)和文字,并支持多人群聊和视频聊天。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辆旅游大巴进入山区,一对情侣被窗外的美景吸引,便招呼司机停车。他们下车后,大巴继续前行。就在这对情侣欣赏山景时,前方轰隆一声巨响,大巴被山体滑坡滚落的巨石砸中,落入万丈深谷。事后得知,车上乘客无一生还。对此,一般人可能会庆幸地说:“幸好我们不在车上!”而这对情侣却伤心地说:“假如我们不中途下车,那辆大巴就能赶在山石滑落之前驶过,车上的人也许就不会遭遇这场劫难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9分)

1.【参考答案】B

【解析】(A中“进入了纵向传承与横向融合的最快时期”原文无据,且只是“横向融合”。C中“与西方的差距难以弥补,是因为我们民族没有虔诚的宗教信仰”说法错误;D中表述不准确,原文说“往往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主要概念的含义理解的能力。

2.【参考答案】D

【解析】未然说成已然,“已经能够……有效融合”错误。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和理解能力。

3.【参考答案】B

【解析】A中表述语意过重;C颠倒错位,“民族的复兴不仅是一种文化的复兴,更是实力的复兴”应为“民族的复兴不仅是实力的复兴,更是一种文化的复兴”; D中“只有别人认同了我们的礼仪文化”偷换概念,应把“礼仪文化”改为“文化”。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

二、(36分)

(一)(19分)

4.B  5D(“出”,离开京城任职,解释为贬官理解偏差。)

6.A(“看到岳正样貌很好”只是提拔他的其中一个原因。)

7.(1)皇帝让吕原入阁参与政事后,不久,薛瑄又辞官,皇帝想找一个能代替他的人。(“预”“顷之”“致仕”“代者”各1分,句子通顺1分。)

(2) 当初,岳正获罪时,都督佥事季铎请求皇帝将岳正的宅子赐给自己,到这时皇帝又下诏将宅子还给岳正(“得罪”“乞”“至是”“敕”各1分,句子通顺1分。)

【参考译文】

岳正,字季方,是漷县人。正统十三年参加会试考取第一名,朝廷赐进士及第,他被授予编修的职务,升任左赞善。

天顺初年,岳正改任修撰,教小内侍读书。大学士徐有贞、李贤被关进监狱,皇帝让吕原入阁参与政事,不久,薛瑄又辞官,皇帝想找一个人代替他。王翱便把岳正推荐上去,(皇帝)于是在文华殿召见岳正。岳正身材修长,美髯飘飘,皇帝远远望见,脸上流露出高兴的神色。他谒见皇帝之后,皇帝又连连称好。皇帝问岳正年龄多大,家在哪里,哪一年考取的进士,岳正详细回答。皇帝又十分高兴地说:“你的年龄正好四十岁,你是我们北方人,又是我选拔出来的进士,现在任命你为内阁大学士,你要尽力辅佐我。”岳正忙磕头接受任命。岳正快步出来,与石亨、张軏在左顺门相遇,二人很吃惊地问岳正:“你怎么到这个地方来了?”等到两人进入皇宫,皇帝告诉他们:“今日我自己选拔了一位内阁大学士。”石亨、张軏问(选拔的)是谁,皇帝说:“岳正。”两人装着庆贺了一番。皇帝说:“只是岳正的官职太小了,应当授予他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的官职。”石、张二人说:“陛下已经得到了贤人,等到确认他称职了,再升他的官也不迟。”皇帝沉默了一会儿,于是下令让岳正以原来的官职入阁。

当时石亨、曹吉祥非常骄横,皇帝非常反感他们。岳正私下对皇帝说:“现在(石亨、曹吉祥)二人的权势过重,请允许我用计策离间他们。”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岳正出来后去见曹吉祥,对他说:“忠国公(石亨)为什么常派杜清来这里?”曹吉祥说:“承蒙石公垂爱,表达一种诚意罢了。”岳正说:“不是这样的,他是派人来监视您的行为的。”趁机劝曹吉祥交出兵权。岳正又来到石亨的住处,以皇帝的口吻命他自我收敛。石亨、曹吉祥揣摩到了岳正的来意,非常生气。曹吉祥去拜见皇帝,摘掉了帽子,哭着请求赐他一死。皇帝心里十分惭愧,好言安慰了一番,传召岳正斥责他说话不当。

石亨、曹吉祥制造流言,说岳正故意表现得公正忠直以获取名声,毁谤讥刺别人。皇帝很生气,将他贬为钦州同知。岳正途经漷县,因为母亲年老停留了十天。陈汝言让巡校向朝廷说明这一情况,并且说岳正曾经抢夺公主的田产。于是将他逮捕关押到狱中,杖打一百,流放到肃州。

石亨、曹吉祥被杀后,皇帝对李贤说:“岳正本来就曾说过石亨、曹吉祥骄横之事。”李贤说:“岳正家里有老母,如果能够放他回归故里,就非常好了。”于是,岳正被放归故里为民。

宪宗即位后,御史吕洪等请求恢复岳正和杨瑄的官职。皇帝下诏让岳正以原来的官职为讲论经史的官,参与修订《英宗实录》。当初岳正获罪时,都督佥事季铎请求皇帝将岳正的宅子赐给自己,到这时皇帝又下诏将宅子还给岳正。岳正回到朝廷后,自以为会被重用,但李贤想任命他为南京国子监祭酒,岳正十分不高兴。(后来)妒忌岳正的人伪造了岳正弹劾李贤的奏章的草稿,李贤(因此)很反感岳正。

成化元年四月,岳正被调出京城任兴化知府。岳正到了任上,修建堤坝,灌溉良田数千顷,并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整顿库存,想要大干一场。乡里的士大夫们不满他的所作所为,传播诽谤他的言论。岳正也厌恶了做官。成化五年觐见皇帝,于是辞官。五年后去世,享年55岁。岳正没有儿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是他的女婿。

(二)(11分)

8.【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参考答案】相同点:这两首诗都含有珍惜当下、及时行乐的思想。(2分)

不同点:前者说花儿与少年,所以“莫待无花空折枝”颇有不负青春、及时努力的意味;(2分)后者取象于放歌纵酒,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颓唐情绪。“今朝有酒今朝醉”让人感到一种内在的凄凉、愤激之情(如答放纵自我、享受生活亦可)。(2分)

9.【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能力。

【参考答案】情感上重迭而富于变化。首句说的是得意时诚可高兴,失意时也不必悲伤,次句则是从反面说同一意思:倘不这样,“多愁多恨”是有害无益的。三四句“今朝有酒今朝醉”就是“得即高歌”的反复与推进,“明日愁来明日愁”则是“失即休”的进一步阐发。总之,从头到尾诗情有一个回旋和升腾。

字词上重迭而富于变化。首句前四个字与后三个字意义相对,而二、六字(即)重迭,次句意思是多愁悠悠,多恨也悠悠,“多”“悠悠”重迭形成同意反复。三四句句式相同,三句中“今朝”两字重迭,四句中“明日愁”三字重迭,但前一个“愁”是名词,后一个则是动词,词性亦有变化。(重迭中有变化是本诗突出的艺术手法,学生答出诗歌重迭处得2分,变化处得3分。)



(三)10.(6分)

【参考答案】(1)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古代诗文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三(25分)

11、(1)( B   E

【解析】A项有效信息在第(2)段:“与司马迁结缘的汉武帝,曾想长生不死,那些方士官宦之流投其所好,竟在这一带挖到了灵芝。”据此,该项强加因果。C项据第(5)段“有种说法,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得之天地,不能有丝毫损伤,司马迁受了宫刑,有辱祖先,不能埋入祖茔。这是谁的悲哀呢?我宁可认为,此处枕家山,临大河,气宇轩昂,一览众山小,是史圣最佳的长眠之处”可知,作者倒认为司马迁长眠于此乃“最佳”,故而此项无中生有。D项:本文是按行踪来写的,谈不上“扑朔迷离”。

2)、①在结构上统领下文,承上启下②表现司马祠的地势由低到高的走向③暗含对司马迁的敬仰之情【考点】考查对文章内容和思路的分析。

3)、要点一:九十九级神道——司马迁所经受的磨难

要点二:泥塑像——司马迁的“完人”形象

要点三:墓冢——司马迁的大智大慧

要点四:墓顶一柏——司马迁的“天问”

4)、①(3分)要点一:把司马祠当成历史的大书,强调它特别值得解读

要点二:引发读者对司马迁人格与精神进行深入思考

②【思路分析】考生不妨这样思考:“读”的几个对象都与司马祠有关,而司马迁彪炳史册的不正是他伟大的人格和作品吗?第一问便迎刃而解了。

第二问要求考生扣紧原文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答,可结合考生积累的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等知识来回答。

12.(1).EAE3A2B1分)

2).①一心为国,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及治理做出巨大贡献;②投身科研,致力于发展环境科学,培养大量的优秀人才;③以身作则,洗涤世人的灵魂,净化社会风气。

3).①感情真挚,有感染力;②语言描写生动形象,细致真实;③插叙的叙述手法,使行文富余变化。

4).①节约简朴、清正廉洁;②平易和蔼、诲人不倦;③不为困难,执着理想;④淡泊名利,一心为国。

13、【参考答案】B

【解析】一视同仁: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同日而语: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比较,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14.(3分)

【参考答案】B

【解析】A项偷换主语;C项顺序颠倒,应为“北方人特有的”;D项重复累赘,删去“和体育场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

15.(3分)【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衔接连贯的能力。

16.(6分)【参考答案】①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围绕“重复”与“创造”答出二者不同点即可)②站在理论的层面上,靠规律运作(围绕“理论层面”答即可)③可贵的铺路石(与前文合理呼应即可)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

17.微信是一款通过网络为智能手机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群聊和视频聊天的免费应用软件。


六、(60分)

18.【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写作能力。

【解析】面对突发的劫难,我们都不是先知先觉,无法事先做出选择。但事后,我们是先庆幸自己躲过一劫,还是先悲悯同行者的不幸?这是对我们心灵的考问,拷问着我们的良知,拷问着我们的情怀,拷问着我们的道德水准,拷问着我们的精神境界。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不是处于“命悬一线”之际,但也时常都会闪出“这一念”,而“这一念”往往就是一块试金石,在测试着我们心灵的“善恶、美丑、高下”。在具体写作过程中,记叙文要紧紧扣住“这一念”的萌生过程以及对它的感受、感悟去演绎,议论文则要紧紧扣住“这一念”的前因和后果、趋势去透析,从而彰显人性中“真、善、美”的光辉,鞭挞人性中“假、丑、恶”的污垢。慈悲之心,虽然人皆有之,但善恶之分,往往系于一念。

在人际交往中,尽管许多人都以善良自诩,但当面临利害冲突时,却往往会本能地

趋利避害。为什么有人认为驾座后边的位置最安全,就是因为司机在遇到险情时,会下

意识地寻求自保。慈悲之心,虽然人皆有之,但善恶之分,往往系于一念。只有当善意

源于自发、善行成为习惯,视“难得如此”为“本该如此”,“为他人着想”才不会是

良心发现的一时冲动,而是扎根于心灵中的主体意识和一以贯之的美德。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

20~16分)

二等

15~11分)

三等

10~6分)

四等

5~0分)

基础等级

内容20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20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

特征20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说明: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做文章涉及的范围。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提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11文句有表现力

4.12见解新颖13材料新鲜14构思新巧15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6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四、写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